王永利律师 赵淑梅律师
8月22日,河北沧州孟村县有男子金某家暴妻子刘某某致死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8月24日晚,孟村回族自治县公安局发布了相关警情通报,简明扼要的描述了案件情况。这一新闻再一次让社会公众聚焦到“家暴”这个隐秘而又长期存在的话题之上。
⬛ 家暴究竟距离我们有多远?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家暴是一个严峻且常见的社会问题,但“家暴”影响范围却远超大家的想象。
你知道吗?中国妇联曾有数据显示:全国2.7亿家庭中,30%的中国已婚妇女都曾遭遇过家暴,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在遭受家暴,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报警。
这样的数据让人细思极恐——“家暴”就在你的身边!
⬛ 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吗?
实际上,这一观点已被心理学研究和现实案例反复验证。
心理学家Lenore Walker提出:家暴通常遵循“紧张—爆发—蜜月—平静”的循环模式。第一次暴力发生后,若未及时干预,施暴者往往合理化其行为,而受害者因恐惧、依赖或经济压力选择忍耐,导致暴力重复发生。美国反家暴组织NCADV数据:
85%的家暴施暴者会重复施暴。
家暴的隐蔽性和受害者的容忍会使得施暴者的控制欲升级,而低成本的暴力会使得家暴一次又一次发生,家暴的力度一次次升级,这也就是为什么家暴无法“终止于1次”的原因。
⬛ 打破沉默,向家暴说“不”
想要打破“家暴”无数次循环的现状,就要打破沉默!要勇敢的向家暴说“不”。摒弃传统观念,秉持零容忍的态度,积极寻求帮助,学会固定证据,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同时提高施暴者的违法成本,让施暴者望而生畏。
下面是根据2024年底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家庭暴力告诫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总结的家庭暴力证据标准和证明条件:
1、加害人对实施家庭暴力无异议的,需要加害人陈述、受害人陈述或者证人证言;
2、加害人否认实施家庭暴力的,需要受害人陈述或者证人证言以及另外一种辅证。
根据该意见,公安机关认定家庭暴力事实的辅证类型有以下几种:
1.记录家庭暴力发生过程的视听资料
2.家庭暴力相关电话录音、短信、即时通讯信息、电子邮件等电子数据
3.亲友、邻居等证人的证言
4.当事人未成年子女所作的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证言
5.加害人曾出具的悔过书或者保证书
6.伤情鉴定意见
7.医疗机构的诊疗记录
8.相关部门单位收到的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记录等
请牢记上述的证据类型,如果遇到了家暴,一定要保留上述证据材料,勇敢发声,寻求帮助!
⬛ 家暴从未遥远,但反制的力量正在壮大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高收入或低收入群体、夫妻或同居情侣,都可能成为家暴的受害者。从人身保护令到法律援助,从心理咨询到公众教育,多方力量正在合力对抗家暴,为受害者开辟逃生通道。
对家暴零容忍!若你或他人正遭受家暴,请立即行动——拨打110报警电话、保留好伤情等相关证据、寻求专业帮助。
全国法律援助热线12348:提供法律咨询与案件指导。
妇女维权热线12338:提供心理疏导、庇护所联系等服务
专业支持:委托擅长婚姻家事及反家暴的律师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也可联系当地村委、居委、妇联、法律援助中心。
如果你也遇到了家暴,合离家事的律师团队可以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更多法律问题,欢迎加微信咨询
0
该文章《平均35次家暴后才报警——家暴距离我们有多远?》来源于九九合同范文网,网址:https://www.lihun99.cn/domestic-violence/47253/